能源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在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市場運作、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的原則下,“一帶一路”框架下能源合作也取得豐碩成果。能源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國際能源合作逐步深化。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建設必將在基礎設施、合作模式等方面創新推進,為我國進口能源拓展多元化渠道,并且擴大“一帶一路”沿線能源出口國的國際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能源共同體逐漸形成。
能源合作大有可為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石油數量不斷創歷史新高,占到我國石油進口的65%左右,成為我國石油進口的最主要來源。同時,我國不斷加大成品油出口市場開拓力度,2016年成品油出口額達193億美元,70%左右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對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的成品油出口呈現快速增長勢頭,滿足了這些國家快速增長的成品油需求。
具體到2016年,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石油進口43430.62萬噸,同比增長11.9%;出口5600.76萬噸,同比增長27.9%。進口天然氣736億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氣進口總額380億立方米,全部來自于中亞國家和緬甸;液化天然氣進口量355.69億立方米,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卡塔爾和印尼。
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成績斐然。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在緬甸實施的先導項目,并已投產使用。中緬油氣管道將來自中東地區的油氣避開馬六甲海峽,從緬甸經陸路直接輸送到中國。目前,中國和中亞天然氣管道建設打造了綿延上萬公里的“能源絲路”,保證了沿線4億人口的生活燃料供應。
中俄原油管道改變了過去中國主要靠鐵路運輸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歷史,不僅輸送量大幅提高,運輸成本也大大降低。中巴經濟走廊在能源領域規劃了17個優先實施的項目,目前11個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絕大多數項目將于2019年底前完工,屆時將極大地緩解巴基斯坦國內能源短缺的現狀,造福巴基斯坦廣大民眾。
在能源合作方面,“一帶一路”還秉持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利用開發清潔能源。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的,“要抓住新一輪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技術變革趨勢,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致辭時倡議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踐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強生態環保合作,建設生態文明,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高互聯互通和國際產能合作的綠色化水平,并共同為沿線國家的綠色、包容、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提升沿線各國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環境目標的能力。優先發展綠色能源與綠色基礎設施的倡議,將會對沿線國家可持續發展乃至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進程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福祉。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