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消納 光伏消納 光伏發電)

時間:01月29日 來源: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訪問:
()

 

 
(一)新能源裝機情況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
 
近年來,陜、寧、青三省(區)新能源裝機持續增長,截止截至2017年6月30日,陜西、寧夏、青海三省(區)累計新能源裝機3110.11萬千瓦,同比增長29.91%,其中風電1326.21萬千瓦,光伏1783.9萬千瓦。陜西省新能源裝機774.51萬千瓦,同比增長58.12%,其中風電293.75萬千瓦,同比增長31.34%,光伏480.76萬千瓦,同比增長93.64%;寧夏自治區新能源1552.6萬千瓦,同比增長21.52%,其中風電941.6萬千瓦,同比增長13.16%,光伏611萬千瓦,同比增長21.23%;青海省新能源874.4萬千瓦,同比增長18.64%,其中風電91.4萬千瓦,同比增長55.97%,光伏783萬千瓦,同比增長15.42%。總體看,陜西省新能源裝機增長較快,尤其是光伏發電項目集中并網較多;寧夏自治區在國家能源局發布風電紅色預警后,沒有新并網風電接入項目,光伏項目保持穩定有序增長;隨著低風速風機技術逐步成熟,青海省風電項目增長較快,光伏項目增速較為穩定。
 
(二)新能源并網接入工作開展情況新能源并網接入工作整體有序
 
電網企業普遍能認真貫徹國家新能源發展戰略,積極為新能源項目并網創造條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了相關規章制度,明確牽頭部門,優化工作流程,壓縮工作周期,為光伏扶貧開辟“綠色通道”,為新能源項目順利并網發電提供保障和特色服務。。同時各電網企業也根據新能源發展特性,實施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服務舉措。
 
1.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按照要求及時受理項目并網接入申請,評審項目送出工程可研,出具評審意見。為了方便新能源接入,對同一區域有接入需求的項目,在對其中一個項目進行初審時,也邀請其他業主參加,確定接入系統方案,安排送出工程可研工作,努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國網寧夏電力公司從并網接入工作源頭開始入手,嚴格執行新能源項目年度規模管理的相關要求,綜合考慮市場消納及送出問題后及時對發電企業提交的接入系統報告進行審核批復。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針對新能源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和海南州的特點,在發電企業辦理接入手續不便的情況下,組織工作組現場辦公,深入光伏項目較為集中但地理位置較為偏遠的海西州和海南州項目所在地現場辦理并網接入手續,青海電力調控中心為加強新能源并網管理,并構建了智能化網源協調交互的集中管控平臺,包括網源協調數據中心、流程管理、統計分析管理、廠網信息共享、移動平臺五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建設集中管控平臺,實現數據的國、分、省、地、廠五級縱向貫通,各種調控應用系統間實現了橫向數據互聯,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指導、強化網源協調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并網發電廠涉網相關業務的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水平。
 
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公司積極貫徹國家在新能源接入方面的監管要求,結合實際落實了各級公司的責任,制定了按不同電壓等級辦理并網接入業務的制度,簡化了接入流程,為新能源項目及時接入做了大量工作。
 
(三)分布式光伏發展及并網接入情況分布式光伏并網接入基本規范
 
截止截至2017年6月30日,三省(區)累計并網分布式光伏48萬千瓦,其中陜西23萬千瓦、寧夏23萬千瓦、青海2萬千瓦。三省(區)電網企業總體上能夠認真落實國家能源局關于分布式光伏電源接入的相關要求,整合服務資源,精簡并網手續,推廣典型設計,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站式”服務,促進分布式電源快速發展。
 
(四)棄風棄光明顯改善情況
 
2016年三省(區)新能源消納問題突出,陜西省全年風電棄風率6.53%,光伏棄光率6.59%;寧夏自治區風電棄風率13.30%,光伏棄光率7.15%;青海省棄光率8.33%。2017年以來,在各級電網企業的努力下,棄風棄光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一是改變過去分省備用模式,西北全網統一安排備用,盡可能壓減火電開機,增加新能源消納空間;二是通過開展跨區交易,促成華中抽蓄電站低谷時購買西北風電,增加新能源交易電量;三是實施新能源在全網范圍強制消納,將新能源外送優先級提到跨區直流配套火電之前,發生棄風棄光時,強制壓減配套火電出力,優先輸送新能源。2017年上半年,寧、青兩省(區)棄風棄光率都有明顯的下降,寧夏棄風率下降8.7個百分點,棄光率下降1.55個百分點,青海棄光率下降3.03個百分點,2017年上半年陜、寧、青三省(區)新能源并網運行情況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

上一篇:分布式光伏 光伏儲能 棄光 下一篇:光伏發電量 光伏行業 江西光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