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八五”期間,中國就提出能源結構調整的要求,此后每個五年計劃和規劃均有提及。歷經25年,煤炭消費占比從1990年的76.2%只下降到2015年的64%。2015年,中國煤炭消費比重依然遠高于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這種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僅排放了大量溫室氣體,也對環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近幾年中國城市出現大面積的霧霾問題,煤炭使用是罪魁禍首之一。2014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要求中國全面實現能源戰略性轉型。
應對氣候變化和解決城市霧霾問題,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對煤炭的替代。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的擴大,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成本已經接近,甚至在某些地區已經低于傳統能源發電。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轉型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的戰略選擇。當前,德國有三分之一的電力消費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大部分是風電和光伏發電;丹麥僅風電發電量就占到全國發電量的42%;美國加州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也提前實現了原定2020年達到33%的目標。中國風電和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均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形勢卻不容樂觀。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只有10%,未來能源轉型的主力軍——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比不到全社會用電量的5%。在如此低比例的情況下,風電卻遭遇15%的棄風率,部分省份棄風比例甚至高達30~40%,有些省份也出現了嚴重的棄光問題。而德國、丹麥、美國加州等國家和地區,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占比比中國高很多,但棄風棄光率一般不超過5%。
tg: 光伏發電系統 太陽能發電系統 太陽能控制器 太陽能led路燈 太陽能路燈照明系統 太陽能野外監控系統 太陽能路燈 離網發電系統 太陽能監控系統 太陽能供電設備 光伏控制器 太陽能逆變器 mppt控制器